美德在托举中升华
发表时间:2016-12-07    来源:驻马店文明网

  一名2岁的小女孩头被卡在二楼防盗窗上,身体悬在空中。正在对面工地施工的田来运、徐国法、张红、张保华、马小印五位农民工看到危情,飞速攀越围墙,搭成人梯,合力托举女童约20分钟,终于成功救下女童。连日来,这一感人事迹在天中大地广为传颂。

  这五位农民工,在没有任何防护措施的情况下徒手托举女童,为之后的救援赢得宝贵时间,其义举释放出人性道德美,传递社会正能量。五位农民工闪耀的人性光辉,撼人魂魄的道德力量,令人备感温暖。

  在当代中国,审视这样的托举,颇能体味出极具符号意义的价值。毋庸讳言,关于道德,我们面临着一幅“感动与疼痛交织、忧虑与希望同在、主流进步与问题突出并存”的复杂图景。然而对此,每个人的应对是不一样的——有人习惯用口水感伤地喟叹,排遣满腹的牢骚,或者明哲保身、顺流而下,但也有人不惜用生命捍卫着人性的神圣、道德的光辉。

  田来运、徐国法、张红、张保华、马小印五位农民工到底在守卫什么?当然,他们是在挽救别人的生命,但同时,他们也在为我们树立道德的标杆。他们托举的是一个幼小的身体,也是这个时代不断上升的道德。面对这个托举,每个人都应该思考:我们如何应对社会的道德境况、评价自己的道德水准?我们又具体付出了什么?

  从这个角度看,田来运、徐国法、张红、张保华、马小印不仅在挽救一条生命,而且在不断提升我们对道德的信心。他们以托举的姿势,点燃我们每个人内心的道德火焰。他们就是道德的英雄,这个时代,需要这样的英雄。

  生命的托举,壮烈、震撼,但其实不过是人性的自然流露。人皆有恻隐之心。只不过,这些平凡英雄,更好地保存着质朴的恻隐之心,以至于他们没有过多功利上的纠结,就迅速做出托举反应。但他们并不是遥不可及的道德圣坛上供奉的神灵。他们其实就是我们,他们就是我们身边的邻居、朋友、同事。只要不让尘埃蒙蔽心灵,只要对生命抱有热忱,某一个场景之下,我们也会成为他们。他们,也让我们明确了努力的方向。 (李扬)




责任编辑:杨姗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