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德应是“每人”“每天”
发表时间:2017-10-11    来源:

  这几天一直在看中国文明网推出的“好人365”栏目,感受着由此带来的道德震撼。这一栏目以每天推荐一个好人的方式,向人们展示了当代中国一个个道德楷模的感人故事,这无疑会让人人们在忙碌、物质化生活中产生不间断的道德思考,促进部分曾经偏离轨迹的道德,即使重回美德正道。

  2007年,她组织成立了“叶子帮办”志愿服务队,现注册志愿者300余名,10年来,先后开展叶子红娘、叶子咨询、叶子帮扶、叶子热线等志愿服务服务项目,累计参与城市环境卫生整治、扶弱助残、文明交通劝导等志愿服务活动800余次,帮助留守儿童、孤寡老人3000多人,个人曾荣获河南省优秀志愿者、周口市最美志愿者等荣誉称号。倾情家乡、无私资助贫困学生的“好校长”马刚、放弃优厚待遇、坚守山区35年的“拐杖老师”李祖清、把救援绳索系到别人身上的“好保安”苏士龙……这些不同地方、不同年龄、不同生活经历、从事不同工作的人们,都用自己的行动表达了责任、善良、风险精神,铸就了“好人”的精神高度和社会价值。

  不同人、不同故事、同样的美德追求,实际上是在展示社会美德的“门槛”:追求人生价值没有任何“准入标准”,只要用心奉献,孜孜以求,就能做出一番有利于社会和他人的事情。因此,广义上的“好人”理应是“每人”。

  纵观出现在我们身边的好人好事,好事可能见于一时一刻,但好人一般都不是一天可以炼成的。他们大多经过长期的生活磨练、道德坚持,并形成了较高的道德修养,追求坚持孝道、追求正义、无私奉献等精神已经成为他们潜意识,所以往往能够厚积薄发,有的不知不觉当了几十年“好人”,有的则在关键时刻厚积薄发,瞬间爆发出强大的人性力量。因此,追求道德价值,不可忽视“每天”的道德感悟和人格提升。

  “好人365”栏目在挖掘社会正能量同时,也给人们提供了宝贵的道德暗示和指引:社会美德虽然人人可为,但“好人”不是动嘴皮子而得来的称谓,而是需要在心里形成强大的道德积淀,这需要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用行动阐发道德力量,不放过“每天”的道德努力,不放过能彰显道德力量的每一刻。

  好人好事,是一种宝贵的社会财富,需要好好爱护、大力弘扬。“好人365”以不间断的方式释放社会正能量,刚好迎合了有道德追求之人的胃口,让必将在更大社会范围内孕育“好人”力量。因此,“好人365”栏目有望成为社会文明建设一个新的重要平台,值得我们珍惜、爱护。




责任编辑:董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