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工信娅娟——36名重度残疾人的暖心人
发表时间:2020-03-24    来源:

  

  信娅娟给托养中心老人读书。

  信娅娟是驻马店经济开发区重度残疾人托养中心的一名护工。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信娅娟从未离开过重度残疾人托养中心,托养中心的36位重度残疾人大都是孤寡老人,他们的衣食住行,他们的心理健康,他们的需求无时无刻不牵挂着信娅娟的心。同为残疾人,护工信娅娟比别人对工作有更深的理解,只有把全部的精力与爱投入到工作中,才能赢得残疾人的尊重。

  其实,她刚结婚不久,原本与丈夫憧憬着早日要一个孩子,可是抗疫任务在肩,她舍小家为大家,在家人的理解与支持下一个多月没有回过一次家,身上穿的羽绒服也一个多月没换洗,可她觉得这一切都是值得的。她心里期盼着早日解除疫情,早日让托养中心的托养人员沐浴在蓝天下,自由自在地呼吸。

  戴上红袖章她尽心尽力为残疾人服务

  疫情突如其来,信娅娟来不及和新婚不久的丈夫交待几句,就投入到抗击疫情的工作中。戴上红袖章,在重度残疾人托养中心门口值守,尽管寒风凛冽,可是她依旧尽职尽责,毫无怨言。她还对疫情期间36名托养人员建立了台账,每个人每天吃什么药,喜欢吃什么食物,衣服几天换洗一次,什么时候洗澡,什么时候推着他们晒太阳……同时,又要注意人与人之间保持1米远距离,为他们每天测量两次体温。

  长年在重度残疾人托养中心工作,信娅娟不断克服着自身困难,挑战着自己的极限。“我是怀着感恩的心从事这份工作的,是残联这个大家庭在我最绝望最困苦无助的时候挽救了我。我对护工这份工作有了更深的理解,一定要怀有一颗真诚的善良的心,把这些年迈的重度残疾人当成自己的父母家人,打不还手骂不还口,用真心换真心。”久而久之,重度残疾人托养中心的托养人员都把信娅娟当成自己的亲人。工作中的信亚娟活力十足,她渐渐变得开朗,也更加充满自信。

  托养人员吴亮脑子活络,常常通过网络帮人销售物品。他腿脚不便,只能趴在床上通过手机上网,很多时候实在忙不过来就会喊:“娅娟,过来帮我一下。”随喊随到,信娅娟不仅帮吴亮网上与客户交流,还利用闲暇时间教吴亮电脑知识。不久前,中残联主席张海迪到驻马店调研残疾人工作,特意送给吴亮一个平板电脑和基本电脑教材,正是信娅娟手把手教会吴亮如何使用平板电脑,为他打开了一扇窗。

  疫情期间,活动室封闭,托养人员只能在室内听广播看电视,信娅娟总是抽时间一个房间一个房间主动询问,看看谁需要看书就送去书籍,谁需要什么都及时反映解决。每天两次报表,重度残疾人托养中心每天消毒两次,室内每天消毒一次,信娅娟都记录在案。她还第一时间向疫区捐款。“我准时把这些报表送给市残联和市民政部门,同时也会及时反馈托养中心缺什么物品,做到上行下达,畅通无误。尽可能地为这些亲人服务好。”信娅娟说。

  因病卧床5年她的人生被爱点亮

  信娅娟2010年从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毕业后,不幸患上类风湿性关节炎,双侧股骨头坏死,瘫痪卧床长达5年,医药费花了50多万元。加上其父亲患有脑梗,母亲又有残疾,长年需要药物治疗。沉重的债务压得她喘不过气来。当看到其他同学有的考上公务员,进入公检法系统时,信娅娟就会不自觉地想:自己就是个废人,什么都做不了,还拖累了一家人,自杀的念头都有。

  在信娅娟最痛苦绝望的时候,2018年3月,开发区残联的帮助像一缕阳光照亮了她的生活。当区残联了解她的情况后,通过多方协调,安排她到托养中心工作。开发区残联理事长胡军曾鼓励她说:“丫头,你可不能胡思乱想,有困难咱一块想办法。”为了给她看病,市残联理事长张银良拿出3000元捐献给信娅娟。胡军还四处为她寻找治病良方,累计拿出8000多元给她看病。在好心人的帮助下,通过近一年的治疗,现在信娅娟的身体已基本康复。区残联通过无障碍改造项目,给信娅娟家改了厨房灶台旱厕、安装了淋浴电热水器。

  “现在我不仅能为社会做一些贡献,每年还能给家里带来3万多元的经济收入。”信娅娟对生活充满希望。

  新婚不久她与丈夫隔空相望

  “原本我们打算春节和公公婆婆一起好好团聚,没想到疫情突如其来,打乱了我们的计划。”2019年10月7日,对信娅娟来说意义重大,这一天她步入婚姻殿堂,与遂平县一名农村小伙吕帅结婚。

  “这在之前是从未想过的事情。”信娅娟曾经被疾病折磨得意志全消,对生活失去信心,在她眼里生活如此灰暗,没有色彩。

  自从做了手术渐渐康复之后,她慢慢在照顾重度残疾人的过程中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也更加热爱这份为残疾人服务的职业。“职业无贵贱,如果说大学期间自己对人生充满幻想,如今我通过服务残疾人体现着自己身为残疾人的人生价值,觉得特别有意义。”也许是她的善良、敬业打动着吕帅的心,经过一段时间了解后,两人开开心心领取结婚证,组成一个小家庭。

  抗疫期间,由于从家里到托养中心走得匆忙,她只穿了一件羽绒服,没带换洗衣服。农村隔离严格,丈夫无法出来给她送换洗的衣服,信娅娟就安慰丈夫,一定照顾好公公婆婆,没事不要出来,听党和政府的话,直到疫情解除。

  丈夫也曾在电话中抱怨她只顾工作忘了家。“你身体不好,年前还不小心流产,做了手术。你一定要好好照顾自己,等你身体好了我们再圆育儿梦。”丈夫的话在信娅娟心中泛起波澜,她已经30岁,原本春节前怀孕了,但因回家途中帮货车司机递帆布没注意而流产。

  “每次爸爸妈妈、公公婆婆给我打电话或留言,都是交待我要好好吃饭,只有身体好才能照顾好那些残疾人,只有身体好才能尽快圆我做母亲的梦。”信娅娟如今非常开朗,非常阳光,她饱含深情地说:“家人十分理解我,尽管偶尔有些抱怨也是因为关心我的身体。我每天在托养中心忙忙碌碌,一个月都没有回去一次。托养人员需要什么我都是随喊随到。我就是他们的拐杖与希望!”

  一日三餐,信娅娟需要推着推车一个房间一个房间送饭,为托养人员叠被子、打扫卫生,还主动到厨房帮工,过得忙碌而充实。在她眼里,一切都是值得的,一切都是开心的。

  因患小儿麻痹症坐在轮椅上的老人王献彬总是眼里含泪嘱咐她:“娅娟好闺女,别太忙累着自己了,也坐着歇一歇。”

  “我看着他们脸上的笑意,与他们拉家常解闷,是我的工作也是最开心的一件事。我们都期盼着早日解除疫情,他们可以尽情地散步、呼吸新鲜空气,我也可以短暂休息一下。说实话,这段时间拖着两个换过骨头的腿真的太累了。”信娅娟对生活充满希望,她心中似乎有一团火,照亮了别人,温暖着每一个靠近她的人。




责任编辑:庞海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