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开封:让“文明范儿”成为市民生活新风尚
发表时间:2021-10-08    来源:

  前段时间,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再次打乱了人们的生活节奏,也让大家重新关注起文明习惯,比如用公筷、勤洗手、戴口罩等。如今,虽然我们身边的疫情阴霾已散,但全球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依然让我们时刻保持警惕。培育公民的文明习惯,依旧是市民文明素质提升中的重要一环。

  这次疫情不仅给所有人上了一堂公共卫生科普课,也让大家借机重新审视各自的生活习惯。把握疫情防控带来的文明契机,延续疫情持续期间养成的良好习惯和文明礼仪,补齐公民文明行为和文明意识的短板,既是改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题中应有之义,也能让我们在社会文明的路上更进一步,把我们生活的环境营造得更加美好。

  “文明范儿”正成为市民生活的新风尚

  公共场所戴口罩、不聚众扎堆、使用公筷、勤洗手……经过疫情的洗礼,这些本来是硬性的疫情防控要求,正在成为越来越多市民的自觉行为和日常生活习惯。在坚持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中,人民群众的文明习惯养成尤为重要。

  9月11日下午,为了准备中秋节走亲访友的礼品,家住阳光新天地小区的王淑云来到小区附近的一家超市。在超市入口,戴着口罩的她,先是掏出手机出示了健康码,随后在超市工作人员的协助下完成了体温测量。熟练地完成了“全套程序”后,王淑云走进店内,直接来到一个顾客较少的货架旁挑选她需要的商品。王淑云告诉记者,拉开“社交距离”、减少聚集,已经成了她的生活习惯,这不仅仅是疫情防控的需要。“就像现在我在公共场所要戴口罩一样,没有觉得任何麻烦。”王淑云说。结账的时候,她和前面顾客的距离足足拉开了一米多。王淑云告诉记者,不管是来超市还是逛商场,购物的时候保持一定的距离,既是对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负责,同时也是文明的一种体现。

  实际上,在我们身边像王女士一样有着良好习惯的市民还有很多,“文明范儿”正在成为市民生活的新风尚。

  “如果说在平日,我们尚可以为自己的邋遢和懒惰找到借口,那么在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的现实压力之下,注重与他人接触时的文明礼仪、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就有了不容拒绝的明确理由。”9月12日中午,市民高家海带着女儿回到家中,父女二人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到卫生间用洗手液清洁手部。出门回家后要洗手,这个从小就被父母和老师教育的习惯,在成年之后很多人仿佛已经忘记。但这次疫情中,伴随着无数专家学者的告诫和提醒,回家先洗手,成为越来越多人生活中恪守的习惯。

  青椒炒肉丝、红烧茄子……9月12日傍晚,跟往常一样,市民张慧给家人做了几道菜。但和很多家庭不同的是,这些菜是分成了好几份。“分餐可以降低交叉感染风险,还可以合理、定量搭配,保证营养又不浪费,能让孩子从小养成好习惯。”张慧一家自从孩子学会独立吃饭后,就一直坚持分餐吃饭,至今已经坚持一年多了。

  共吃一盘菜,这或许是生活中最常见、最毫不起眼的日常。疫情发生后,社会各界关于合餐吃饭弊端的讨论越来越多。疫情让我们警醒,这样的零距离接触,可能带来传染性疾病的聚集性传播。随着疫情防控意识深入人心,使用公筷、公勺,分餐进食正成为开封市民家庭餐桌出现的新变化。

  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让人们更加注重个人文明习惯的养成,“一米线”自觉排队便是其中之一。市民李静园平日都是乘坐公交车上下班,见惯了拥挤的等车人群。这段时间,她发现这种现象不多见了:“原来大家无论是等车还是上车都是扎堆,有时候还有拥挤的情况,现在大家等车的时候都自觉分开站,自觉排队上车,这是彼此尊重,也是保障安全。”开封人最初对“一米线”的认知还是在银行,有顾客在办理业务的时候,之后排队的人要自觉保持距离。而一场疫情来袭,这样的现象却随处可见:不论是在超市的收银台前,还是在医院的服务窗口,记者都看到了自觉保持“一米线”的人群。在开封,“一米线”不仅仅停留在地面上,更是刻在了人们心中。

  在这场新冠肺炎疫情的考验下,很多市民更加注重保持节俭用餐的习惯。9月11日中午,在开元广场一家快餐店,市民吴国峰正在点餐。吴国峰告诉记者,一个人来吃饭选择了单人套餐,由于他饭量不大,还特意请服务员退掉了套餐里附加的一些小菜。“勤俭节约是咱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次疫情更让我懂得了珍惜粮食的重要性。在外面吃饭时,我都会做到吃多少点多少,绝对不剩饭。”吴国峰表示。该快餐店负责人李女士告诉记者,现在市民在就餐时“光盘”意识都非常强,吃不完的也都要求打包。

  “疫情过后,我懂得了文明习惯的重要性,也学会了珍惜当下的幸福生活。”市民时欣说,疫情之下,养成了勤消毒、勤洗手、多通风等良好习惯,不仅改变了生活方式,也改变了自己之前的一些观念。在采访中,很多市民对文明习惯的养成抱着支持的态度。市民张超阳表示:“在抗击疫情期间,人们注意保持彼此间的距离是出于自身安全的考虑。疫情过后,希望大家也能保持这种习惯,并逐步改掉随地吐痰等陋习,提升整个社会道德水准。”

  让文明之花在城市每个角落绽放

  我们生活的这座城市,需要什么样的魅力?作为八朝古都开封而言,文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采访中,记者真切感受到,在悠久文明史浸润中成长起来的开封人,早已深刻认识到,文明不仅是一种知识、一种信念力量、一种价值取向,也是支撑经济发展的内源性因素,是城市最为重要的竞争力。让文明之花在城市的每个角落绽放,开封人的期盼如此迫切。

  这些年,开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实现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开封市始终重视涵养人民群众的文明习惯,让一股股文明暖流在开封街巷涌动,一朵朵文明之花愈发娇艳,一种外化于行、内化于心,有温度、有热度的力量正在助推城市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请您佩戴好口罩,主动出示健康码,排队请间隔一米……”9月8日上午,记者来到新街口一家快餐店,听到店里的广播正在一遍又一遍提醒广大顾客。勤洗手、戴口罩、多通风、不聚集、远野味,衣物定期除菌,被褥勤加晾晒,主动测量体温……随着疫情防控的常态化,养成健康文明生活习惯成为开封人的自觉行为。开封市超市、商场、车站等严格落实疫情防控规定,做好场所消杀。“要科学合理饮食,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坚持每天锻炼身体,起居作息要规律”“做人要乐观豁达,保持积极健康的心态”……不少市民发出了这样的感叹。

  作为一座闻名中外的历史文化名城,开封精心培育崇德向善精神土壤。近年来,开封市通过深入挖掘与弘扬厚重的历史积淀,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不断提高,并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紧密结合,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使价值引领入心入脑。

  此外,开封市还广泛开展道德模范、身边好人评选表彰和学习宣传活动等,鼓励各个行业,各级文明单位、社区、学校广泛开展身边好人评选学习活动。这些滋润人心的举措,让蒲金花等一大批“开封好人”不断涌现,带动更多人崇德、向善,让文明新风拂古城,成为增强城市硬实力、提升城市软实力、助推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动力引擎。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热潮中,开封上下全面动员、全员上阵、全民参与,大大提高了城市管理水平,提升了城市形象和城市美誉度,提升了市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

  开封市大力开展文明风尚提升行动,大兴勤俭节约之风、网络文明之风,广泛开展文明服务、文明经营、文明交通、文明餐桌、文明旅游、文明社区、文明乡风等创评活动,营造了“做文明人、办文明事、创文明城”的浓厚氛围。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得到了广大市民的理解、支持,纷纷主动投身到文明创建工作中,以“小我”促进城市文明“大我”。

  开封的大街小巷时常出现这样和谐动人的画面:公交车上,年轻的市民争相让座;行走在交通路口,人车礼让三分;家庭和美、邻里和睦、社区和谐,灿烂的笑容随处可见,好人好事不断涌现;路平、街净、灯明,和谐优美的环境无不彰显着城市文明。文明如水,润物无声;守望文明,共创幸福。如今,每个开封人都在用实际行动,塑造着城市的文明形象。

  疫情是一次规范文明行为、培育文明风尚的意外契机。我国打响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不只是医疗卫生防疫防控阻击战,也是对时下一些公德缺失、文明不彰、陈习陋为等现状的一次全民风险教育课。革除陋习是移风易俗的长期任务,需要打持久战。倡导健康生活理念,坚持忌奢崇俭,习惯公筷分餐、“一米线”距离、垃圾分类等好行为。久久为功,推动文明绿色生活方式入脑见行,最终固化好养成、培育好习惯、推崇好风尚。

  文明的养成需要久久为功

  习惯作为一种惯性的力量,建立新习惯或打破旧习惯通常比想象的要困难。疫情之下,大敌当前,一系列卫生防疫行为的重复能让人们养成好习惯。但压力下的重复,可能使一些人存在潜意识的抗拒,以至于“好了伤疤忘了痛”。

  “根深蒂固的陋习往往比病毒更加顽固。”采访中,很多市民有着这样的反思。倡导社交文明、加强公共卫生很有必要,除了降低疾病感染概率外,对于提升个人道德素质、保持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也有非常大的作用。大部分市民表示,会继续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社交文明习惯。

  “这次疫情确确实实给我们上了一课,让我认识到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同时必须检视和反思自己的生活方式。”市民葛成刚说。

  “以前出门,就只带手机、钥匙等,现在还多了一样东西,那就是口罩。”9月12日上午,正在黄河大街北段一家超市购物的市民陈琼说,现在她非常注重个人卫生和居家卫生,“比如勤洗澡、勤换衣,出门戴口罩,遇到人多的地方尽量绕行,最关键的是,现在回家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洗手。面对疫情的考验,在不断反思中改掉一些陋习,倡导文明新风,从而实现向更加文明靠拢的自我完善至关重要。”

  勤洗手、戴口罩、用公筷,办事别扎堆,排队勿拥挤……看上去只是一些微不足道的生活细节,实际上却真实反映着人们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在大梁路一家银行网点,记者看到,市民正在有序办理业务。“门口我们贴有‘主动间隔一米排队,请佩戴口罩入内’等提示标语。市民进入大厅后,我们还要引导排队间隔距离。目前看来,很多市民都有意识在这样做。”该网点工作人员赵女士告诉记者。

  的确,在我们身边,以前存在着随地吐痰、乱扔垃圾、不文明养犬等陋习。虽说这些“不拘小节”都是生活小事,但小事不小,若是能够通过增强文明意识、强化文明约束、倡导文明礼仪进行潜移默化地熏陶改变,让人们学会转换视角,更多从社会文明和公共利益的角度思考,于个人、于社会都大有裨益。采访中,很多市民的看法也印证了这一观点。他们认为,如果人人都能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公共环境将会更好;如果人人都能养成良好的社交习惯,那人与人之间就会多一分尊重,整个社会文明水平就会上一个台阶。

  “疫情会促使人们养成更加文明的卫生习惯,相关疾病包括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等,发生的概率大大降低。”谈到文明习惯的养成,市政协委员席子明深有体会。他说,现在饭前洗手、不随地吐痰、咳嗽要遮挡等,已经成为一种“公俗民约”,大家都应该遵守。疫情过后,相信有更多的人会意识到在公共场所主动与他人保持距离的重要性。这个距离,不仅是文明的距离,更是安全的距离。文明的养成需要久久为功,这样的距离,不是疏远和冷漠,反而体现的是一种尊重、一种分寸、一种友好,一种对自己也对他人负责的行动自觉。

  文明既靠“自律”也靠“他律”

  文明既靠个体行为自律,还有社会共情与担当。虽然文明新风在开封劲吹,但是日常生活中依然存在一些不文明行为。让文明意识进一步根植于心,不仅要激活民众内心的“自律”,更要依靠外在的“他律”。

  相关部门要进一步强化公共文明教育。要让更多市民深刻认识到,良好的卫生习惯不仅可以增强身体免疫力和抵抗力,降低呼吸道感染概率,有利于切断传染源,拥有健康卫生的环境,而且还会带来快乐。用专家的话说,会让人产生激奋心理,从而增强自信心,又会强化下一次的行为,形成“快乐-新行为-又快乐-新行为”的良性循环。

  “恶犹疾也,攻之则益悛,不攻则日甚。”文明行为的养成既需要环境的营造、刚束和震慑,也需要规范、强制和惩戒。去年疫情防控期间,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通过了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的决定,有关部门及时推出《关于依法惩治妨害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违法犯罪的意见》,严惩抗拒疫情防控措施、暴力伤医、制假售假、哄抬物价、造谣传谣、疫情防控失职渎职、破坏野生动物资源、妨碍疫情防控等各类违法行为。运用法治手段解决道德领域的突出问题,是用刚性的法律制度以及赏善惩恶的约束机制,倒逼百姓文明行为的养成和升华,形成文明的执行力和社会良治。

  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维护公共生命健康,要发挥法规的支撑作用。在北京,《北京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就将公共场所咳嗽、打喷嚏时遮掩口鼻,患传染性流感时佩戴口罩,使用公筷公勺进行分餐等内容纳入文明行为规范。

  给文明行为规范立法,正是很多地方的共同选择,意义在于凝聚文明共识,将现代公共生活对公民行为的文明诉求,上升为普适性的行为规范,确立更多更高的行为标尺。(开封日报 记者康冀楠)




责任编辑:肖婷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