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文明在三秦大地上流淌 实践在幸福新篇中激荡
发表时间:2024-01-23    来源:

  近日,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迎来一场冬雪,处处银装素裹。在岐山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周礼文化”宣讲员在“周礼文化小课堂”上生动讲述着“凤鸣岐山”“周公解梦”“封神演义”等周文化故事,孩子们围坐一旁,听得津津有味,不时举手发言,现场氛围热烈。同一时间,岐山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其他活动室内,“非遗传承一小时公益课堂”上,孩子们在体验非遗的过程中用色彩描绘中国经典;“书香阅读”课堂上,孩子们在阅读中收获心灵和精神的舒展……

  这是岐山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开展“周礼传承+非遗文化+培育典范+文明实践”特色志愿服务活动的鲜活场景,也是陕西省着力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走深走实、见行见效的生动实践。

  2023年以来,陕西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文化思想,聚焦党的创新理论的传播引领、思想政治工作的持续深入、育新人扬新风的培树弘扬、基层志愿服务的覆盖延伸、各类阵地资源的整合优化、群众急难愁盼的推动解决等重点任务,有效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引领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陕西新篇章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广宣讲 理论宣传走“新”更走心

  “说照金,赞照金,照金精神闪光辉。追忆先烈想从前,红军的故事说不完……”近日,铜川市耀州区董家河镇王家砭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传来阵阵清脆响亮的快板声。台上,宣讲员一口老陕腔饱满洪亮,快板在掌中随着节拍起舞,台下,村民听得津津有味,思绪仿佛被拉回到那段光辉的革命岁月。

  宣讲现场,从小听红色故事长大的党员王存科感触颇深:“快板声声入耳,有党史,有故事,听后很受教育,很受鼓舞。”

  群众在哪里,理论宣讲就覆盖到哪里。陕西省依托118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365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19387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及1358个文明实践基地、7063个文明实践点、2万多个文明实践驿站及微阵地,组织老党员、优秀志愿者、模范典型等深入城市乡村、社区院落等宣传宣讲党的创新理论、方针政策,还特地从各地党政机关、大专院校、基层优秀宣讲员、“乡贤名嘴”等群体中选聘“新时代文明实践宣讲师”,打造群众身边的专业化理论宣讲队伍,用“小故事”阐明“大道理”,用“身边事”解读“大政策”,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与此同时,陕西省还聚焦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实施了文明实践“十百千万”宣讲工程,采取“报告+宣讲”“理论+文艺”“互联网 宣讲”等模式,把党的创新理论、惠民政策等深度融入群众性文化活动之中,通过音乐快板、传统戏曲、现场服务等群众喜闻乐见、便于参加的形式,线上线下齐发力,让理论宣讲走“新”又走心。

  陕西北部,延安市宝塔区充分挖掘延安精神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组建“初心的光辉”党史暨延安精神、红色家风宣讲团,以讲故事的形式、接地气的语言,让延安精神在新时代更加深入人心、熠熠生辉;

  八百里秦川腹地,杨凌示范区开办“大碗茶”文化讲坛,用好用活群众农闲、纳凉、饭后等碎片化时间,在农村院落、田间地头、生产车间,组织群众喝着茶、听着故事,感受文化、学习技能、互动交流,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在润物无声中提高思想觉悟;

  汉水之滨,安康市汉滨区以专家学者、“五老”乡贤和文化说唱志愿者为“班底”,吸纳宣讲员,选聘区级宣讲师,以“汉滨讲坛”宣讲平台为龙头,采取“红色楼道”等方式,开展“映前六讲”等主题活动,让理论宣讲更接地气、有生气;

  …………

  从城市社区到乡镇村落,从机关单位到企业车间,从学校课堂到农家小院,一场场面对面的宣讲、心贴心的交流持续接力,一次次内容丰富、深入浅出的解读滋润心田。

  重服务 聚焦群众所需所盼

  “叔叔,家里暖和了吗?”“阿姨,虽然家里暖和,但是出门还是要多穿点呀!”2023年11月15日是西安市开闸供暖的第一天,西安市碑林区延康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小巷“勤务兵”的志愿者深入社区独居老人和困难老人家走访,详细询问供暖情况,测量家中温度,并全面排查居民家中供热水管是否正常使用,确保辖区群众温暖过冬。

  自挂牌成立以来,延康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时刻把群众的急难愁盼、安危冷暖挂心间,把一件件民生实事办进了群众心坎里。

  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陕西省各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聚焦群众所思所想,精准对接服务需求,组建助学支教、法律服务、文化文艺服务等志愿服务队伍,将文明实践与矛盾调处、关爱妇幼、移风易俗等群众关心关切结合起来,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推动文明实践融入群众、融入日常。

  悠悠榆溪河畔,榆林市榆阳区新明楼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组织热心公益的爱心人士成立“李姐敲门”“医到身边”助老服务队,定期为辖区失能半失能、孤寡、空巢老人开展个性化的上门服务;

  渭北高原西部,咸阳彬州市韩家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通过“老韩说事?小韩跑腿”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招募老党员等担任“老韩”,以志愿服务的形式向来访群众宣讲理论、解读政策、调解矛盾纠纷,由返乡学生等担任“小韩”,配合帮办、代办,搭建起政府和百姓之间的“民意桥梁”;

  陕西省中部,渭南市富平县结合有的群众多年没有过生日,有的群众又大办寿宴助长铺张浪费、盲目攀比的不良风气的现实问题,探索实施“怀德生日会”新时代文明实践项目,以农民(基层)群众为服务对象、以情感关怀为纽带、以过集体生日为主要形式,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

  “在聚焦群众所需所盼,开展丰富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的同时,我们还坚持以项目化推进志愿服务精准化、专业化、品牌化,不断推动志愿服务工作提水平、上台阶。”陕西省委文明办负责人介绍,目前已策划开展“堂前燕”“西府曲子传新声”等普惠性项目,“山里孩子看古都”“情暖夕阳”等特惠性项目,“走动式医疗”“救在身边”等应急性项目近1.1万个,平均每个县(市、区)拥有文明实践项目近90个。

  与此同时,各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还不断完善志愿服务奖励激励机制,将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与爱心超市积分挂钩,以积分兑换商品的形式充分调动群众参与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积极性。汉中市城固县便鼓励各镇(街道)根据实际情况配套项目资金,定期对“说事大院”项目中表现优秀的志愿者进行表彰奖励,并把“说事大院”与爱心超市积分挂钩,建立起“做实践、存积分、兑奖品”的奖励激励机制,有效激发群众的参与热情。

  提质效 文明实践更具活力

  走进汉中市勉县元墩镇清明村,宽敞明亮的牛棚内,工人们忙着添加饲草;安静向阳的养蜂场里,养蜂人在交流养蜂技术;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道德讲堂上,移风易俗宣讲有声有色……一幅“产业兴、乡风淳、环境美、治理安、农民富”的美丽乡村画卷跃然眼前。

  清明村的幸福景象得益于清明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与“全国文明单位”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勉县供电分公司(以下简称“国网勉县供电公司”)开展结对共建活动。2023年以来,国网勉县供电公司充分发挥全国文明单位示范带动作用,与清明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携手开展多种形式的结对共建活动,竭尽全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帮助发展特色产业助力群众增收,联合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系列活动引领乡风文明新风尚,切实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提质增效。

  国网勉县供电公司与清明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结对共建正是陕西省积极推动文明单位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结对共建的一个缩影。为有效打通宣传、教育、关心、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谱写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同频共振的新篇章,2023年以来,陕西省积极推动各级文明单位积极参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聚焦阵地共建、队伍共育、活动共联、困难共帮、新风共倡、品牌共塑,以城带乡、城乡共建,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提质增效。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陕西有限公司镇安分公司联合商洛市镇安县铁厂镇姬家河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结对共建,帮助村民解决蓄水池破损、供水管道破裂等问题;延安市消防救援支队与延安市宝塔区南泥湾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结成共建对子,深入挖掘延安精神富矿;陕西渭河煤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与渭南市高新区崇业路街道大锅寺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在党建联建、理论宣讲、移风易俗等方面开展共建活动,让文明实践新风浸润心田……截至目前,陕西省共有265个全国文明单位、1062个省级文明单位、近2.1万个市县级文明单位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结成共建对子,持续迸发文明实践活力。

  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7月,陕西省还以“文明实践看陕西”为主题,积极组织开展了文明实践“十百千万”创评项目征集活动,推选出西安市长安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宝鸡市陈仓区周原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延安革命纪念馆等一批实绩突出、群众认可、影响力强的陕西省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所、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示范团队、新时代文明实践品牌线路、新时代文明实践优秀创新案例、新时代文明实践创意公益广告、新时代文明实践优秀宣讲师,有效激发基层文明实践活力,提高文明实践知晓度和影响力,推动文明实践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跃升。

  九曲黄河,奔腾向前。放眼三秦大地,新时代文明实践如甘霖似雨露,悄然拂进千万儿女的心田,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唱响生生不息的文明之歌,续写大美陕西的幸福新篇。(供稿:陕西省文明办)




责任编辑:肖婷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