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绘新图文明和谐促发展——河南驻马店踏上乡村振兴新征程
发表时间:2019-07-01    来源:驻马店文明网

  

  美丽乡村。图片来源:驻马店文明网

  从茅草屋到大平房、高楼房,从过去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土路到现在出门就是硬化道路,从晚上黑灯瞎火到路灯通明,从吃过晚饭就睡觉到现在跳广场舞、看电视、上网冲浪各种娱乐活动,种种转变无不体现农村变美了,农民的日子更加舒心了!

  2019年6月21日,在河南驻马店市委四届九次全会上,市委书记陈星指出,要加快建设美丽乡村,认真落实省委提出的抓环境保护促进“生态美”、抓人居环境整治促进“生活美”、抓土壤污染防治促进“生产美”的要求,树牢绿色发展理念,守护拓展绿色空间,推动美丽乡村由“一处美”向“处处美”“一时美”向“持久美”“外在美”向“内在美”转变。当前,要坚持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首场硬仗来抓。

 乡村时尚住房。图片来源:驻马店文明网

  改变乡村面貌环境美

  日前,小编在驻马店确山县留庄镇赵楼村看到,村文化广场有很多人在健身器材上锻炼身体,家家都通上了自来水,出门就是水泥路,村道两旁红花绿树,村内干净整洁,和城里没啥区别。现在咱农民的日子是越过越舒坦!乡亲们的脸上洋溢着满满的幸福。要说最能反映农村巨大变化的主要是三个方面:房子、道路、环境。

  ——房子从破败到坚固:新中国成立初期,经济发展十分缓慢,农民一穷二白,手中无粮更无钱,住的大多是茅草房,一家几口人挤在一个炕上十分普遍;只要能遮风挡雨,牛棚都能改成房子住人,到了下雨天,锅碗瓢盆齐上阵,噼里啪啦来一场多重奏!后来逐步改造成土瓦房,墙体用青砖加土坯,屋顶用麻秆搭建,再码放一片片手掌大小的青瓦遮风挡雨,遇到狂风暴雨的天气,瓦片被掀掉是常有的事。上世纪70年代,我市广大农村开始建起了当时流行的平房,院里的泥巴地开始铺上青砖,房子的格局也有了较大改变,分出了厨房、堂屋。近些年,经济社会飞速发展,农民手中有钱了,纷纷建起了双层乃至多层小楼,房内有卧室、客厅、厨房、洗手间,很多人家还要安装太阳能、热水器,生活十分惬意。农民的居住条件有了明显改善,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增强。俗话说:一滴水可以映射出太阳的光辉。发展中的农村变得让人感叹、变得越发靓丽。这些变化无声地述说着社会的进步,反映着新中国70年的巨变。

  ——公路从一片空白到纵横交错:上世纪50年代,我市农村几乎全是土路,后来有了泥砂路,走起来坑坑洼洼。1997年7月,我市第一条县乡二级公路——驻马店至上蔡公路投资建设;2000年~2001年,实施乡乡通油路、山区行政村通公路、平原区行政村通油路工程,两年投资2.06亿元,修建农村公路1097.2公里,解决不通油路乡9个、不通公路行政村120个、不通油路行政村565个,实现了乡乡通油路;2005年~2007年,全市启动大规模的“村村通”工程,三年完成建设任务6320公里,总投资11.74亿元,解决不通油路行政村1501个,实现了全市所有行政村通油路(水泥路)。2014年~2016年,深入开展农村公路“三年行动计划”乡村畅通工程活动,全市投资30亿元,修建农村公路3435.8公里、桥梁18649延米,2016年底,全市农村公路路网里程达到了19919公里,基本消灭了县乡道路上的危桥,乡村通畅问题初步解决,农民出行条件显著改善。截至2018年底,全市农村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了16482公里,占全市公路总里程的85.6%,不论是通车里程,还是服务能力都有了很大提升。随着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的不断推进,通村通组道路及农户排前道路建设也在不断推进,已累计硬化村内道路6115公里。如今,一条条“三蹦路”变成了平坦的硬化道路,一条条“伤心路”变成了“致富路”,广大群众的喜悦写在了脸上,幸福溢满了心底。

 改造后的农村公厕。图片来源:驻马店文明网

  ——环境从脏、乱、差到干净整洁:新中国成立初期,吃饱穿暖是大事,环境的问题无暇顾及,改革开放初期,有所改变,但总体仍变化不大。农村人居环境的改善起于2006年全国启动的新农村建设,我市通过实施“百村整治”工程,先后建成了一批新农村示范村,平舆县射桥镇的单老村、正阳县王勿桥乡黄庄村都是这时涌现的典型,但总体仍处于示范带动阶段,2014年,党中央、国务院作出部署,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2017年10月,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2018年2月4日,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发布。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战略。驻马店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实施乡村振兴意见和规划以及专项规划,如《驻马店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驻马店市“四美乡村”建设实施方案(2018年~2022年)》《关于切实做好农村户用厕所改造工作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明确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农村环境以垃圾、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财政列支专项资金予以支持,通过几年的持续推进,农村已经全面建立了社会化保洁机制,村内垃圾有专人清扫、收集,有专业化公司转运处理,坑塘、沟渠得到了专项整治,农村户厕改造工作正在积极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正在逐步治理。农村人居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截至去年底,全市累计投入各类资金24.9亿元,全面建立了农村保洁市场化运作机制,94.2%的行政村垃圾得到了有效治理,51.9%的行政村完成了通组道路及排前道路建设,66.6%的行政村实现了公共照明设施基本覆盖,58.9%的行政村建设了文化活动广场,2021个村得到了绿化提升,974个村的荒芜宅基地得到了整治,1596个行政村建设了文化活动广场,据统计,全市共配备保洁人员3.09万人,2552个行政村的垃圾得到了有效处理,占总数的94.2%。目前,全市已有217个行政村的生活污水得到了有效处理,831个村的黑臭水体得到了治理,8个县区的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75%;累计清理改造坑塘3255个,今明两年全市将完成74万户的改厕任务,市财政计划列支1.48亿元专项资金,提供有力保障。

  小编从农业农村部门了解到,全市已涌现了确山县瓦岗镇常庄村、上蔡县大路李乡湾李村、汝南县老君庙镇小方村、平舆县西洋店镇老湾村等一批环境美、田园美、村庄美、庭院美的“四美乡村”示范村。继2018年全市初步建成“四美乡村”示范乡镇10个、示范村294个之后,今年又选择了13个乡镇、352个村持续推进“四美乡村”建设工作,力争2020年底前建成“四美乡村”示范乡镇30个、“四美乡村”示范村1000个左右。农村将会有更多的美丽宜居村庄展现在大家面前!

  丰富文化生活 乡风美

  从新中国成立初期时的听广播到现在参加各种各样的文体活动,农民的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小编从宣传部门、文化和旅游部门了解到,经过这么多年持续推进,我市农村精神文明和文化建设水平日益提升,成效显著。

  文明之风深入人心。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社会由农业的、乡村的、封闭的传统社会向工业的、城镇的、开放的现代社会转型。面对巨大而深刻的社会结构转型,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在带领广大群众摆脱愚昧、走向文明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我市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如春风化雨,不断深入人心。着力打造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前沿阵地,全市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9个、实践所131个、实践站717个。着力强化先进的模范带动作用,文明村镇、文明集市、“星级文明户”等创评活动和新乡贤、好儿媳、好公婆、好邻居、好妯娌等评选活动持续深入,仅2018年就选树各类先进典型6万余名;先后评选推荐了一批“孝老爱亲”模范,我市农民“大爱嫂娘”赵小参荣获全国道德模范称号,郭小多、王霞先后被评为河南省乡村好媳妇。目前,全市已有全国道德模范3人、省级道德模范4人、市级道德模范23人,中国好人76人、河南好人40人、驻马店好人95人,全国文明村镇8个、省级文明村镇19个、市级文明村镇196个。

  文体设施不断健全。农村公益文体设施是提高农民群众生活质量和基本素质的重要物质条件,近年来,通过加大投入,全市已有154个乡镇(街道)文化服务中心(文化站)建设达标;已建成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1878个;建成农家书屋2268个,共有藏书408.24万册,实现了行政村农家书屋全覆盖;全市广播人口综合覆盖率、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分别达99.4%和98.7%,有线电视网络干线长度达到8500公里,通达全市所有乡镇及85%以上的行政村。乡镇和行政村基本实现光纤网络全覆盖,农村光纤宽带总端口数达到36万个,农村宽带用户达到了24.62万户。全市农民健身工程健身器材配发安装累计2318套,实现了行政村全覆盖。

  文化活动丰富多彩。从原来生产队里开大会,听村委广播到现在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近年来,我市每年组织“舞台艺术送农民”活动2000场次、“农村电影放映工程”27216场次、“中原大舞台”活动1500多场次,年均受益群众达到了430万人次。

  强化乡村治理 秩序美

  俗话说,基层治,天下安。纵观新中国成立70年来农村发生的巨大变化,乡村治理的变迁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改革开放前,以人民公社为主要组织形态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模式将农业农村农民紧紧束缚在“一大二公、政经合一”的体制内,这一高度集中的计划生产经营模式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群众的生计问题,严重挫伤了农民参加农业生产的积极性。

  1978年,安徽小岗村探索分田到户、包干到户后,拉开了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大幕,也促使了乡村治理的变化和提升。1983年10月1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实行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的通知》,通过实施政经分开,彻底解决了人民公社体制这一历史包袱,明确了基层以“乡政村治”为基本架构的乡村关系,为全面探索和实施村民自治制度祛除了体制障碍,为乡村治理制度化建设创造了空间。1987年11月,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召开,会议以审议形式通过并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并决定于1988年6月1日起试行,标志着乡村治理的制度化建设体系已基本形成。2000年以后,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农村税费制度的改革创新,“费”改“税”滞后,村民自治由行政化逐步向自治化过渡。进入新世纪以来,取消了“农业税”,农村民主制度发展有了新的契机。十八大以来,乡村治理更是呈现日新月异的变化。

  基层党建不断加强。我市通过集中实施2015年“清零计划”、2016年“提升工程”、2017年“持续提升行动”,市县两级连续三年投入共计2.8亿元,村级组织活动场所规范化建设成果显著,累计重建村室520个,改扩建860个,实现了所有村级党组织均有活动场所、面积全面达标、配套设施基本完备,党的前沿阵地更加牢固。

  综治体系更加完善。新中国成立初期,农村安全主要靠打更人维持,现在我市已经广泛建立起了基层综合治理组织、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乡村平安建设的根基日益牢固。近年来,我市先后出台了《关于强力推进平安建设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深入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基层基础建设的实施意见》等明确要求,全面提升平安乡村建设水平。目前,全市农村地区的159个乡镇(街道)、2500个村(社区)已全部完成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任务;22642个基础网格已完成。“雪亮工程”暨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农村地区共安装监控探头31629个,村(社区)覆盖率达90%。组建专职治安巡防队伍,乡镇(街道)专职巡防队员均达到了15人以上,全市乡村两级巡防队员2.35万人,平安志愿者2.46万人。“一村一警”全面实现。

  基层服务更加有力。围绕抓基层打基础,加大资源保障和政策支持,真正做到有人办事、有钱干事、有场所议事。全市村级组织办公经费平均为每村每年1.8万元,服务群众经费平均为每村每年1.3万元;全市村、社区支部书记每月平均工作报酬分别达到1400元、2000元,全面达到省定标准。生活密切相关的81项审批服务类事项,提供不出村办结服务,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让服务零距离”。

  站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伟大征程上,放眼展望,在不远的将来,一幅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着乡愁的美丽画卷一定会展现在天中1.5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上!




责任编辑:吴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