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平县:孝老敬亲代代传 文明之花遍地开
发表时间:2024-04-26    来源:

  斗转星移过百岁,崔庄寿星话沧桑。从动荡不安的战争年代到国泰民安的太平盛世,他们走过了一个世纪,亲历了家乡翻天覆地的变化,也见证了新中国日新月异的发展。每一位百岁老人的故事都是一部跌宕起伏的命运交响曲。走进河南省驻马店市西平县宋集镇崔庄村,看看这里的百岁老人们。

  朱然:女人本弱 为母则刚

  整洁漂亮的村容村貌,独具特色的文化标语墙与蓝天、白云、绿树交相辉映、相得益彰。春日里的崔庄村移步是风景,入目皆清爽。

  101岁的朱然老人(右)和女儿申金宇。

  见到崔庄村朱然老人时,她看起来身体康健,但面带愁容,眼神里透露着忧伤。一旁老人的女儿申金宇说:“俺娘正在伤心哩。她的儿媳妇生病住院了,她很心疼,一天到晚抹眼泪,每天都要给儿子打电话,询问儿媳妇的情况。”在申金宇的讲述中,了解到老人生育有7个子女,4个儿子、3个女儿。平时几个孩子轮流照顾老人,现在和小儿子一起生活。申金宇说,自己生活在一个有爱的家庭。小时候家里穷,一锅饭不够一家人吃,但姐弟几个都是随便吃两口就称自己饱了,都想让对方多吃点儿。“俺娘不容易,俺爹去世得早。那时候晚上哪见过娘的影子?”回忆往事,申金宇眼中闪烁着泪光,“记忆中俺娘白天下地,晚上去大队食堂帮工。她啥活都干,择菜、洗碗、扫院子。娘那时候就像铁打的,累不垮!长大以后才明白娘受的苦!”都说长寿与饮食有关,申金宇说她母亲从不挑食,尤爱面食。提到捞面条,一直低头不语的朱然老人突然说话了:“俺儿媳妇就爱给我做捞面条,手擀的,蒜汁热捞面,从来不嫌麻烦。”“儿媳妇待我好得很!不好的话,我早埋土里啦!”老人和家人感情很深。就在几天前,老人突然说不出话了,儿子担心母亲有啥闪失,小心翼翼地把母亲抱到车上,一家人火速赶到医院。老人感觉自己年岁大了,不一定能过这个坎儿,她抱头痛哭似的和儿子告别。经过医生的妙手回春,她又奇迹般地康复了……时光荏苒,百年一瞬。在朱然老人身上,有着中国农民淳朴善良、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她用汗水建设家园的同时,也完美诠释了“女人本弱,为母则刚”。

  朱二妮:走过百年岁月

  103岁的朱二妮老人。 赵永涛 摄

  朱二妮老人今年100周岁,年轻时受过苦,但她勤劳,爱干活,捡玉米、拾麦穗、割猪草都不在话下,前两年还能打扫庭院,这两年腿脚不方便了,经常坐在院子里“看着家”。和老人聊天时,老人手臂上那只翡翠镯子时隐时现。老人虽然年龄大,但脑子不糊涂。“俺这一辈子,没和儿媳妇吵过嘴。她们爱干啥干啥,我从来不管!”看得出,老人活得很通透。走过百年岁月,历经风雨沧桑。也许在和儿媳相处之中,温暖的故事太多,好多具体的事情,老人已经记不清楚了,只是一直夸赞:“俺几个儿子和媳妇都好得很,我轮到谁家他们都是端吃端喝。我爱吃啥他们就做啥,这辈子,我是知足啦!”每次孙子孙女回来,也总要给老人带点礼物,孙子们表示要向母亲学习,传承“百善孝为先”的中华传统美德。

  崔庄村:孝老敬亲代代相传

  “俺村里还有一位百岁老人,最近被闺女接走了,身体也不错!”崔庄村党支部书记敬营辉介绍。崔庄村长寿老人较多,敬老爱亲的氛围非常浓厚。崔庄村自2017年九九重阳节开始,每年为村里70岁以上的老人举办“长寿宴”。这个习俗已经传承了7年,也是西平县举办长寿宴最早的村庄。2023年,崔庄村举行第二届农民文化节时,中国书画家冯源现场为百岁老人写字祝寿。现在,崔庄村孝老敬亲已蔚然成风,已成佳话。“‘长寿宴’的经费是群众和乡贤自发捐款,今年捐了2万多元,还剩7800元,放在‘五老协会’副会长敬炳尧处,以备不时之需。”敬营辉介绍。在村口遇到在外遛弯的敬炳尧老人,老人容光焕发,看上去也就80岁的样子,实际已经91岁高龄!“俺这个村里民风好,就拿俺儿媳妇来说,我觉得是世界上最好的儿媳。”老人指着院子里安装的扶手,自豪的说,“这是俺儿媳妇特意为我安装的。”

  敬炳尧老人接受采访。 赵永涛 摄

  “去年俺老伴儿生病在漯河住院,俺儿媳妇端屎端尿,晚上还和婆婆睡一张床,大家都认为是她亲闺女哩!”敬炳尧的一个儿子在漯河工作,另一个儿子在镇上做磨面的生意,平时都是两个儿媳妇照顾他。他的儿媳妇曹翠梅年年被评为“好媳妇”,是村里的先进典型。连线曹翠梅,电话那端的她快言快语:“咱也有老的时候,孝顺孝顺,孝了一切就顺了。”说完传来一串银铃般的笑声。

  美德传承看崔庄,添福添寿添吉祥。在崔庄村的长寿老人和儿孙们身上,映射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代代传承。他们传承着“不畏艰难、豁达乐观”的生活态度,传承着“勤俭自强、淳朴善良”的可贵品质,传承着“敬老爱亲、子孝孙贤”的优秀家风……这些传统美德早已烙印在崔庄以及西平人心中,温暖了老人,福泽了子孙,扮靓了西平,美丽了中国!(西平县文明办)




责任编辑:肖婷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