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颍平:真爱无限,护子情深,演绎世间挚爱
发表时间:2017-04-24    来源:驻马店文明网

  张颍平,女,1983年12月生于河南省漯河市临颍县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2007年从信阳师范学院毕业,当年就离开家乡到上蔡县第一高级中学任教。十年来,把青春奉献给一届又一届的学子;十年来,把理想安放在教育教学的第一线;十年来,用勤劳和智慧获得了学子们骄人的成绩,也得到了同事和学校领导们的一致好评。

  成长为一名优秀教师

  她每天上班经过学校办公楼前,总是会默念两侧的标语“以欣赏的眼光看学生”、“用尊重的态度待老师”。“这是一个有着优秀教育传统的学校,我要做一名优秀教师,这个愿望在这里一定会尽快实现的。”为了这个人生目标,她努力钻研业务知识,不断地思考总结,满怀着对教育事业和学生的热爱,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课堂上,她想方设法地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取得更大的进步;课外时,她待学生如亲人,有学生生病了,就急忙联系家长并及时带去医院救治,有学生因为家庭经济条件不好,生活上出现困难,她也毫不犹豫地拿出自己微薄的工资,帮助学生走出困境。不到三年,就站稳了讲台,现在已经是学校的一名青年骨干教师。

  养育一个遗腹子

  她全心全意的工作,工作是她生活的一部分,工作顺利,可是生活难免会遇到挫折。2012年1月25日,她的爱人在一场车祸中不幸去世,当时唯一的孩子尚未出生,父子俩再也无缘在人世相见,她心中的痛,常人难以忍受。两个多月后,也就是2012年4月14日,儿子出生,很健康很可爱,算是生活有了希望。她说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延续,一定要把孩子照顾好,让他健康快乐的成长,这是她人生最最重要的任务。

  她强忍下失去爱人的剧痛,专心照料刚刚到来的新生命。孩子给她带来了幸福与希望。暑假过后,她在亲朋好友的鼓励下重新迈向三尺讲台,走进教室她就告诫自己,不能带有任何负面情绪,要用积极的心态引导学生,要以亲切的微笑感染学生。就这样,精神十足地去上课,工作之余尽全力地去照顾孩子,在这个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作为一个平凡的母亲度过了不平凡的三年。

  孩子懂事却得大病

  2015年,婆婆因为丧子之痛始终走不出来,再加上要照料孙子,病倒住院。张颍平只能带着孩子到学校,上课时有时让孩子待在办公室,有时让他站在教室门外等着,放学后再带他去医院看望照顾老人。孩子很懂事,他很想妈妈有更多的时间陪他玩耍,但他也明白妈妈常给他讲的道理,要给哥哥姐姐们上课,协助他(她)们考入理想的大学;孩子很孝顺,每次放学走到路上买一些吃的都会说给奶奶留着。

  孩子的乖巧聪明让一家人颇为欣慰,奶奶的病情也慢慢的好转起来。婆婆的身体好转,儿子的乖巧聪明,使张颍平心中有了很多幸福和成就感。然而好景不长,命运又一次给她以沉重的打击,2016年6月5日凌晨,孩子鼻子大出血,后又大吐血,送到上蔡县人民医院,医生直接打120送到驻马店中心医院重症监护室,孩子几度休克,医生要她签病危通知书,给孩子输血小板,输急救药:丙球、激素等等,她在慌乱和恐惧中完成医生的一个个安排。9天过后医生告诉她,孩子的血小板数低于30,还是在危险值,正常人都是150—400,低于30就时刻有可能会内出血,孩子的情况紧急,你们去大医院做骨穿查查原因吧。当天家人就连夜坐车到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医生把孩子安排在重症监护室,张颍平一夜未睡去排队给孩子挂号——血液科方营旗教授的专家号。在医院又住了一个月,教授告诉她,骨穿也做了,能用的方法我们都用了,孩子病情严重始终稳定不住,你们还是去北京看看吧。随后就坐火车到北京,先住急诊科,北京的病人多,住院困难,还是安排这些重病号住进去了,又重新骨穿确诊是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然后就开始输丙球、激素,打TPO(升血小板的针),这些一线药物效果越来越不好,就开始用二线药物美罗华,几个月后治疗还是没效果,就改用三线药物西罗莫司,每周都必须抽血验血药浓度,病历单上的“免疫性血小板减少”变成了“难治性重症免疫性血小板减少”,孩子的血小板大多数时候依然是个位数,一度低至1个甚至0,多次鼻出血,有时大吐血。北京儿童医院的血液科专家吴润晖主任告诉她,三线药物对你们也无效,孩子这种情况没有特效药,只能联合使用急救药,还得重新骨穿再做评估。每次看到孩子打针吃药,她心如刀割,日日夜夜盼望孩子快点好起来。

  在学校、医院、家庭之间奔波

  长达十几个月给孩子治病的过程中,张颍平在上蔡一高和北京儿童医院之间来回奔波,常常坐一夜火车早上赶到北京,见到专家安排好孩子在医院的事情后,当天晚上再坐一夜火车返回学校,接着给学校的一群孩子们上课。她总在想,孩子看病不能耽误,高三的孩子考大学也不能耽误,两边的孩子都需要照顾,所以她拼命的压缩自己的时间,总是备课、批改作业到深夜,把睡眠时间留在了上蔡到北京的路途上,十个多月了,一刻都不敢懈怠。

  2017年3月8日,孩子还在北京儿童医院等待救治,张颍平的父亲由于长期忧虑得病住院,父母原来是瞒着她的,担心女儿在学校、医院、家庭三者间更加力不从心,后来不小心说漏嘴,张颍平大哭,在从北京到上蔡经过家门的路上,抽半天的时间去医院看望父亲,父亲告诉她:“我没事,你不用担心,好好给孩子看病,认真给学生上课,不能留下遗憾。”父亲让她做一个好母亲,让她做一个好老师,可她却觉得自己不是一个好女儿,只能尽量从紧张的时间中抽出短暂的时刻去陪伴老人。

  她的孩子、父亲都住在医院,她把他们安顿好之后,又赶到学校去给高三学生上课,她跟同学们说:“我从去年开始,不论是在郑州还是北京,不论是急诊室还是住院部的地板,我都住过,可这都不算什么,只要孩子的病好了,一切就都值得了。所以人生不论有什么困难都是暂时的,只要你一关关的闯,总能过得去的。学习中的困难也是一样,都是可以一个一个的克服的。”她是一个辛苦的老师,更是一个坚强的母亲。

  孩子遭罪母心疼

  孩子一直在北京儿童医院接受治疗,得这种病的孩子都被称作“不敢哭的孩子”,平时身上有出血点,一哭脸上都是出血点,任谁看着都很心疼。医生在朋友圈给她的孩子高度评价,说从没见过这么沉稳大气的孩子,每天扎针、抽血也不哭,想问什么就用医生们听不太懂的河南话说,跟医生、护士们都成朋友了。张颍平看到这个评论时痛哭了很久,她知道孩子是习惯于扎针了,孩子都成了医院住院部的老客人了。她一直在想一定要给孩子最好的照顾,让他尽早离开医院,跟正常孩子一样可以尽情玩耍,不高兴时尽情哭闹,再也不用害怕血小板低,不用担心脸上有出血点,不用担心夜间正在睡觉时会突然出血了。

  再苦再难不放弃,不忘帮助他人

  医生曾经告诉她,孩子得的病花钱多,急救药都不报销,问她家里经济条件怎么样,她告诉医生倾家荡产也得治。在医院里,她也认识一些病友,有的已经看病几年,走投无路实在拿不出钱了,就通过轻松筹发起众筹,她也积极地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心。现在她也在找亲戚朋友借钱,再苦再难也不会放弃对孩子的救治,希望孩子的病能尽快治愈。目前,孩子还在北京接受治疗。

  兼顾工作,成绩斐然

  在这几年中,尽管生活十分艰辛,再加上担任高三优班教学工作,非常繁忙,张颍平始终未放松过学习,在大量学习教育学、心理学和教法知识的同时,认真研究新课程教学标准,虚心向其他教师请教,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因人因材施教,积极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按照课程改革要求结合学科特点,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所教班级学生成绩突出,成为上蔡一高的一名骨干教师。

  2012年9月,被上蔡县人民政府评为高招优秀教师;

  2013年10月,被上蔡县第一高级中学评为优秀辅导教师;

  2014年2月,被驻马店市教育局评为学科优秀教师;

  2013年11月—2014年12月,作为主要成员,积极参与驻马店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课题从立项到结项的材料整理、论文撰写的各项工作;

  2014年12月,驻马店市基础教研室观摩课比赛中被评为一等奖;

  2015年12月,驻马店市基础教研室示范课比赛中被评为一等奖;

  2015年6月—2016年6月,再次积极参与驻马店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课题的信息整理工作。




责任编辑:杨姗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