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筑诚信文化
发表时间:2016-11-25    来源:驻马店文明网

  提及诚信和诚信文化建设,似乎是老生常谈,其实不然。诚信对于一个人一个国家来说,地位极其重要,诚信建设也是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的一个重大社会课题,政府关切、社会关注。据统计,每年我国企业因为诚信缺失,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了6000亿元,对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影响非常大。以此可见,诚信文化建设任重道远。

  何为“诚信”?《说文解字》言“信,诚也,从人从言。”就其字形而言,信有两部分构成,一边是“人”、一边是“言”,是与人的言语挂钩的。因此信的本义是言语真实、不说谎。由言语的真实扩展到为人,那就是诚实不欺、守信用。也引申为相信、信任之意。

  人如果不讲信用,如何处世?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意思是说:“人若无信用,那是万万不行的。”就像牛车、马车没有木销子,还怎么行走呢?车无销,不可行驰于路;人无信,不可行走世间。孔子把个人信用看做为人立世的重要关键点,没有信誉的支撑,就没有人格的树立。所以,《论语》里又说:“民无信不立。”没有信用,就没有立足之地;没有信义,就没有立世之本。

  对国家而言,信是一个国家安定的重要因素。对于为政者来说,治理国家要以民心为本,因此如何取信于民就极为关键。子贡曾问何为为政之道,孔子则说:“足食、足兵,民信之矣。”足食是要养民,食不足则民不能富;足兵是为了保护民众,兵不足则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得不到保障。为政要以使民得食保其生为先,如果迫不得已要去除一项,先去兵,再要去除,则去食,为什么?民无信不立。无论是弟子为学,还是为人处世,抑或是治国理政,信之一字都占了重要地位。

  古人言:“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国无信则衰。”诚信是一个社会的基石,失信则在无形中侵蚀着社会资本。俗话说,干部不领,水牛掉井。相较于一般意义上的社会人,“官员讲诚信”起到引领作用,而“官员失信”尤其引人关注。最近,新华社记者的一项调查发现,在全国法院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系统中,被纳入失信“黑名单”的“官员失信”案件超过1100件。失信分为政务失信和个人失信,债务主要体现在工程款、借贷款等方面。然而,不管是个人失信还是政务失信,“官赖”不仅会增加政府管理成本,更易引发群体仿效的消极作用,危及整个社会的信用体系,值得高度警惕。

  很多时候,人们把官员失信称之为“官赖”,“官赖”不仅仅是失信这么简单的问题,其背后往往存在政务不公开、权力运行失范甚至是暗箱操作、中饱私囊等现象,从这个意义上说,惩治官员失信更应秉持“标本兼治”的原则,架起一道带电的“高压线”,在纪律约束与法律惩戒之间找到合适的治理手段,在公务管理和诚信机制建设上形成联动,在问责和司法执行层面上实现威慑,做实、做细、做长、做常,量身打造“不愿失信、不能失信、不敢失信” 的考核制度,形成“不愿失信、不能失信、不敢失信” 的良好格局。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九次会议所强调,加大对各级政府和公务员失信行为惩处力度,将危害群众利益、损害市场公平交易等政务失信行为作为治理重点。只有从源头出发、从制度入手,构筑诚信文化,才能让党和政府的行为更规范,让领导干部更为廉洁诚信,让政务诚信真正成为社会信用的风向标。 (胡殿文 )




责任编辑:杨姗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