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野味”践行“舌尖上的文明”
发表时间:2020-03-27    来源:

  “穿山甲可以通经脉、下乳汁、排脓血”、“生吃蛇胆能大补”、“吃蝙蝠滋补咽喉、延年益寿”、“猴脑可以健脑”、“蛇酒、驴鞭滋阴壮阳”、“野味比家禽的营养价值更高”……这些早已被现代科学辟谣的“伪科学”,在民间仍有许多“铁杆粉丝”,生生不息。

  在当前全国一盘棋、团结一心、众志成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形势下,“拒绝野味”的呼声越来越高。2月2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给“野味产业链”戴上了刚性的枷锁。

  拒绝“野味”伪科学,践行“舌尖上的文明”刻不容缓。哈佛大学免疫学和传染病学博士内森·沃尔夫曾写道:我们都寄居在病毒星球,野生动物就是这些病毒的蓄水池。比如最近大家热烈讨论的蝙蝠,它小小的身躯里携带有2019-nC0V、SARS、MERS等百余种病毒,俨然行走的“生化武器”。

  但国人对蝙蝠的“偏爱”从古代就开始了,《古今注》《抱朴子·内篇》《玄中记》中均有记载,500岁的蝙蝠是白色的,吃了可以升仙;吃蝙蝠可以治眼疾、增强夜视能力、治疟疾、治耳聋,这些说法都可在《太平御览》《五藏论》《神农百草经》等古籍中找到出处。到了明清时期,蝙蝠的形象频繁出现在建筑装饰、绘画、陶瓷、雕塑、刺绣等处,意为祥瑞。

  我国独特的文化语境赋予一些野生动物的养生与药用价值,在特定的历史阶段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今人类对“野味”的大肆捕杀,早已脱离了古人“不得不”满足的饱腹需求,而转向猎奇、炫耀、迷信的怪圈。当历史的脚步走进科学时代,面对这些坊间流传甚广的“偏方”、“神药”、“特色农家菜”,每个人都应恪守科学、理性的底线,从舌尖开始践行现代、文明、动物友好型的生活理念和行为方式,拒绝“野味”管住嘴,拿起科学的武器武装头脑、捍卫身体健康。

  全球生命共同体,关系你我他。据统计,当今新出现的传染病中,有60%是人畜共患,其中72%又是以动物为宿主的病原体引起的。3月3日是“世界野生动植物日”。联合国大会设立这一节日,旨在提醒大家:每个物种,无论体型大小、数量多少,都是地球这个大生物圈维持能量循环的必要一环。正如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委员周海翔教授指出的“任何物种都在为生态平衡做着贡献,生物塔的塔身和塔基,是塔尖存在的必要条件。”

  2003年非典的创伤记忆还未完全褪去,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再次敲响了沉重的警钟。野生动物不是玩物,不是宠物,不是吉祥物,更不是医治疑难杂症的药物,它只属于大自然,是和人类共同生活在地球村的“好邻居”。敬畏科学,敬畏生命,让“拒绝野味,保护野生动物”成为一项全民共识,甚至是行为本能,才能避免“野味之殇”。




责任编辑:庞海良
×